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22 返回
上周末,我跟老王、老顧三個老同學在黃石港不期而遇。老王拿出手機看了看時間,然后笑著對我和老顧說道:“到飯點了,一起吃個飯吧,我請客。”我們來到了一家小菜館。老王拿起菜單看了后,一連報了五個菜名。店家問:“你們喝酒嗎?”我們都說不喝。店主緊接著說:“兩個菜就夠了?!崩贤跤X得不夠,說至少還要加個菜。店家誠懇地說:“這樣好不好?先上兩個菜,不夠再加?!蔽覀兌急硎举澩?。
在我的印象中,絕大多數(shù)商家的做法恰恰與此相反,他們不但不會阻止顧客多點菜,甚至還誘導顧客多點菜。
這位店家與其他店家相比,有兩點值得肯定和稱贊:一是態(tài)度誠懇、做生意實在,二是能在防止浪費方面幫助消費者把好關(guān)。
一般的小菜館裝菜都用小盤子,裝得也不滿;這家菜館不僅用大盤子,菜還裝得滿滿的,難怪店家說兩個菜就夠了。減少餐飲浪費,消費者自身是關(guān)鍵,但供餐方的提醒和勸阻也很重要。不少餐飲消費者不是不想節(jié)約,而是怕別人覺得自己摳門小氣。點餐時,供餐方如能適時加以提醒和勸阻,就等于給了消費者一個臺階,好讓消費者體面地“下臺階”。
不僅僅是餐飲消費,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每個人都養(yǎng)成厲行節(jié)約的意識和習慣。當人們消費不夠理性,或者有愛面子的思想作怪時,如果賣方能出于善意,對消費者進行適時提醒和勸誡,浪費一定會大大減少。
經(jīng)驗和教訓告訴我們,富日子要窮過,寬日子要緊過。俗話說:“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?!币粋€人如果平時大手大腳慣了,一旦遇到困境,就會無所適從。
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,但世界局勢錯綜復雜、瞬息萬變,任何時候我們都應當保持過緊日子的心態(tài),都應當保持勤儉節(jié)約的好習慣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。
勤儉節(jié)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作為中國人,我們應當尊崇這種美德,踐行這種美德。每個人都應當盡自己的努力,為減少浪費把好一道關(guān)。(黃東升)